东北农业大学当时负责此项业务的后勤饮食中心主任王晓鸣介绍,校外外卖一直是令管理者头疼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同时也为了适应现代思维引进互联网+,学校食堂尝试开展外卖业务。这项业务当时很受学生欢迎,最火的时候,食堂外卖占到整个送餐市场份额的30%。
王晓鸣说,校外外卖,禁是禁不住的,但因为食堂外卖得力,当时很多同学被拉回来,校外外卖被顶得很严重。后来,食堂外卖中止,校外外卖反扑,每天可以占去学生餐饮消费的8—10%,市场非常庞大。食堂送外卖这种形式,后来还被其他多所学校借鉴。大庆的两所学校还曾专门来东北农大学习,参加全国会议时,很多同行向他取经,准备增加食堂外卖。
很火的食堂外卖现没人送餐了
这么火的食堂外卖,为何就不做了?王晓鸣说,主要是没人送餐了。食堂一直与学生创业团队“吃在东农”合作,后来,创业团队的负责学生大四实习找工作,没有更多的精力管理团队,团队中升入新年级的学生送餐员,又因各自的时间问题相继退出。
大四学生牛超群大三时做过食堂外卖送餐员,从2015年6月到9月,他每天送二三十单,每月能赚500元钱左右。升入大四后,他忙着找工作,无心送餐就辞了工作。
东北农业大学校团委老师高鹏说,“吃在东农”团队负责人姜天大四时去了北京实习,团队招不到学生送餐,只好中断这项业务。作为一个学生创业团队,他们自己写代码自己推送,这些都没问题,但是线下管理一支不稳定的物流队伍并不容易,学生送餐员在时间上待遇上都拼不过“美团”和“饿了么”,那些送餐公司有人砸钱宣传补贴,而学生送餐,挣的只是微薄利润,所以招不上来新人。
希望有人接手高校食堂外卖
既然学生这支兼职的送餐队伍,因先天的单薄无法将送餐进行到底,那么食堂是否可以自己组建一支送餐队伍?王晓鸣的话直截了当:不可以。目前食堂从业人员年纪偏大,餐饮业招不到年轻人,无法完成楼上楼下的送餐任务,这还是其次,最主要是食堂根本不可能组建送餐队伍,与相关法律法规不符。
最早的食品安全规范、食品操作守则要求,集体用餐场所及其单位不允许把餐点裸露在外,送出去更不行。这就意味着食堂自己没有权利组织队伍送餐,去年开展的送餐业务,也是借助学生的创业团队来完成,自己送餐从根本上来说是违规的。
王晓鸣表示,互联网+介入人们的生活后,线上订餐线下配送已成一种趋势,大学校园食堂送餐的前景很大,一方面学生推崇,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食堂的营业额,很多高校食堂都有这种需求。他希望能有一支队伍接手高校食堂的外卖。不仅农大的学生喜欢,其他高校的学生也能一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