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奖励公告 |
记者走访哈尔滨多家公立医院 门诊卫生间大都不卫生 | |||||||||||||||
//ms.dbw.cn 2009-07-09 13:19 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张智威 | ![]() |
||||||||||||||
|
|||||||||||||||
东北网7月9日讯 记者近日走访哈尔滨市多家公立医院发现,尽管诸多医院近年来软硬件设施建设越来越好,但令人遗憾的是,门诊厕所却成为一道极不协调的“风景”。许多受访的“如厕者”都对医院的卫生间表示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污物横流臭气熏人 记者走进哈市道外区某医院门诊大楼的卫生间,一进门,一股刺鼻的臭味扑面而来。地面上污渍斑斑,用过的卫生纸、橡皮筋、棉签、烟头等,随意丢弃在便池旁。由于气味难闻,如厕的人们甚至用纸巾捂住鼻子,并以最快的速度“方便”。洗手池内放着马桶刷,旁边的水池里放着拖把等清洁工具,拖把上的污水滴滴答答地流到地上。 南岗区一家医院里厕所的场面更加刺眼,卫生间内,清洁工具随意摆放在便池旁,垃圾篓已成了“小山”,洗手池边还放着一袋未清理的垃圾,发出阵阵腐烂的气味,令人作呕。洗手间蹲位的周围,满是扔下的卫生纸。地上和蹲位旁存有积水,想方便的人必须挽起裤管才能进去。面对这样的情景,一位打算“方便”的如厕者,在蹲位前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转身离去。4个厕间中有3个门插销是坏的,厕所门也是东歪西倒,根本起不到遮蔽的作用。由于紧挨走廊,站在厕内“方便”的男士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缺少清洁用品医生都不愿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哈市公立医院门诊卫生间环境恶劣是普遍现象,洗手液、卫生纸等用品更是难见踪影,除了在医生办公室能看到香皂等清洁用品外,各个卫生间几乎都没有摆设清洁用品。 道里区新阳路附近某医院内,卫生间两个洗手池台上均没有洗手液和香皂,如厕的人只能“一冲而过”。记者观察到,有五人进入洗手间,只有两人拧开水龙头“匆匆一冲”。一位如厕者边甩手边无奈地说:“总比不洗要强吧。”另外一人埋怨道:“这还医院呢,怎么把洗手间弄成这样?这么脏的地方,什么病都传染上了!” 一位戴眼镜的医生“方便”后,也只是冲了冲手,然后习惯地在白大褂上擦了擦,匆忙地走了。一位患者看到了这一幕,“白大褂有多脏啊,就在上面擦手?医院里病菌这么多,卫生间里就更应该配备洗手液或香皂。”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自己平时都不愿意在门诊上洗手间。他说医院交叉感染的途径主要有空气和触摸等传播方式,在卫生间里,患者主要触摸的就是水龙头,所以医生们也很少在门诊的卫生间里洗手。一位传染科的医生坦言,卫生间是最易发生交叉感染的地方,出入者有病人,也有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儿童,如不注意清洁、消毒,易导致疾病的传播。 管理有漏洞 针对公立医院卫生间卫生普遍较差的状况,一家省级医院负责人解释说,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医院的卫生间要想真正搞好卫生具有一定难度。除了资金问题以外,来往人员较复杂,卫生一般不太好控制。哈尔滨是省级城市,求诊者来自四面八方,人员素质也有差异。因此,不能对医院的卫生太过苛求。 一位业内人士则称,卫生管理部门平时对各医院进行的常规检查主要关注医疗质量,一般不会涉及到医院的卫生间。对于卫生间是否要配备洗手液等清洁用品,也没有明文规定,所以,医院也不会没事找事,给自己增添负担。 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医院作为检查、控制和治疗疾病的机构,其卫生状况应该比其他单位更好。卫生间应安装感应装置,减少触摸的机会,并用消毒液对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出入医院卫生间的人大部分都是病人,如不注意消毒杀菌,很有可能通过水龙头、门把手、门帘传播疾病。作为医疗单位,更不能让卫生间成为细菌传播的又一集中地。具体措施,还需医院拿出可行方案,以免对病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
|||||||||||||||
编辑:杨禹 | |||||||||||||||
【我要报料】【发表评论】【复制本文地址 】【回民生频道首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