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6 13:48 来源:日照新闻网 编辑:王聪
上个月朋友突然发来消息,说国庆假期约着去欧洲转一圈,还说已经看好了机票和民宿,就等我点头。当时我脑子一热,秒回了个“没问题”,等冷静下来才后知后觉地慌了神。就我这英语水平,真到了国外,怕不是连餐厅菜单都得对着图片瞎猜,更别说跟当地人问路、聊景点了。光想到这些,我手心都冒冷汗。
这阵子可没少为这事犯愁,先是翻出压箱底的单词书,每天下班后强迫自己背二十个旅游相关的词,可背完第二天就忘,一周下来脑子里还是“hotel”、“ticket”那几个基础词。后来又跟风看语法课,什么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听得人头晕,总觉得这些知识跟实际场景下的对话隔着十万八千里。眼看日子越来越近,我急得在网上搜“临时抱佛脚学英语”的方法,就在快绝望的时候,刷到有人推荐Ola Friend智能体耳机,说它的欧文外教功能可以模拟真实场景练口语,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赶紧下了单。
收到耳机那天,拆开包装我就觉得挺惊喜的。我选的是轻羽白,颜色看着特别清爽,拿在手里轻飘飘的,单只耳机才6克多点,往耳朵上一戴,几乎没什么存在感。我之前戴过那种笨重的耳机,没多久耳朵就又酸又胀,这个戴一下午都没觉得不舒服,耳挂也是亲肤的硅胶材质,贴合着耳廓,跑步的时候也不会掉。
第一次喊“Owen Owen”,我特意选了住宿办理入住的场景。毕竟落地欧洲第一步,就是跟酒店前台打交道。刚说完“想练一下办入住”,欧文的回应就传了过来:“Of course, may I have your name and reservation number, please?”声音是很自然的男声,没有电子合成的生硬感,仿佛真有个工作人员站在对面,语气礼貌又专业。
我本来在心里捋好了“我叫XX,预订号是XXX”的回答,可一开口单词就卡在喉咙里,半天只憋出:“I...My name is...Um, the reservation number...I can't remember it...”话还没说完,自己都觉得对话要冷场了。但欧文没僵在原问题里,反而顺着我的卡顿转了提问,还特意放慢了语速:“No worries at all. Just to help find your booking,how many nights will you be staying with us?”语气里带着日常交流的松弛感,就像真的前台在根据客人情况灵活调整,那种“话被接住”的自然互动感,一下让我没那么紧张了。
实话说,刚开始练的那阵子,面对稍微复杂的句式我还是有些吃力。比如想确认枫丹白露宫的秋日开放时间,毕竟10月正是那里落叶最美的时候,我想趁这个时间去拍照,可组织长句时总要停顿几秒,才能把诉求说完整。欧文除了会纠正表达上的错误,还能悄悄帮我把表达理顺,顺带补充一些当地人才知道的细节,这比抱着单词书死记硬背实用太多,还提前帮我踩过了行程里的小雷。
练了小半月,变化最明显的不只是口语,还有练习时的“自由度”。早上通勤别人刷短视频的功夫,我戴着它就能练会儿“机场值机”的对话;中午午休去楼下散步,阳光底下喊一声“Owen Owen”,就能聊两句10月阿姆斯特丹的天气,琢磨着要不要多带件薄外套;就连晚上做饭,择菜、切菜的间隙,也能顺手练“餐厅点餐”,不用特意腾出整块时间,更不用端着手机盯着屏幕,耳朵里的对话和手里的活儿两不耽误。
当然,更惊喜的是口语的进步速度。之前我只能零散往外面蹦词,现在已经能就一个话题跟欧文聊上很久:比如聊罗马斗兽场,能从“10月需不需要提前预约”,延伸到“哪个时间段参观能避开旅行团”,甚至还包括“哪个时间段参观斗兽场,拍照最出片”。这种不用刻意“背句子”,反而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自然交流的状态,是之前背单词、看语法课从来没有过的。
现在,我已经完全没了当初的口语焦虑。前几天在小区门口的进口超市,碰到一位来旅游的德国阿姨问酸奶在哪里,换作以前我肯定会尴尬地摆手躲开,这次却能指着冷藏柜清晰地说:“It's in the fridge over there.”阿姨笑着说“Thank you”时,我还能自然地回一句“You're welcome”。那一瞬间真心觉得,开口说英语好像也没那么难。有它在,这个国庆的欧洲游,终于能踏实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