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9 16:00 来源:东北网 编辑:吕博
东北网10月29日讯 刚忙完秋收,海伦市共荣镇万宝村的贫困户们开始收割、脱壳、筛选小菜园里种植的双青豆,并由镇里集中回收,现金结算。
万宝村贫困户李永富将自家近半亩地的小菜园收割完打了近300斤双青豆,按每市斤4元的价格回收,这半亩地小菜园他一下就收入了1200元左右。
“以前我们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就是种一些青菜,吃不了多少,除了给人就都扔了。近几年通过发展小菜园,大伙都见到效益了。”李永富说。
今年,海伦市共荣镇在万宝村小菜园整村推进进行了种植,种植面积达164.7亩。为了更好的销售双青豆,镇里牵头成立了海伦市常双蔬菜种植合作社,将小菜园双青豆注册了“天然富粞”商标,打算搭乘电商平台的销售快车,实现好产品买上好价钱。
海伦市共荣镇副镇长杨文龙介绍说:“目前,我们正在与海伦市电商办正在研究产品的包装、设计及线上销售,预计在一周内可实现产品上线。通过小菜园种植和收购的统计,预计户均增收在1200元以上。”
这几天,海伦市当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黑龙江野泰食品有限公司正在组织人员上门收购农户小菜园种植的磨碴子玉米,今年,公司和海伦市海南乡、扎音河乡签订了农户小菜园磨碴子玉米收购合同,两个乡镇共整乡推进种植了小菜园磨碴子玉米1509亩。
黑龙江野泰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赵亮介绍说:“年初的时候,我们签订的订单是每市斤0.9元,因为今年秋季粮食价格上涨,我们也随行就市提高了收购价格,保证农户的利益。这个玉米品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玉米碴子,因为是小菜园种植的,加工出的玉米碴子口感和品质都非常好,市场认可度非常高,供不应求。”
小菜园产业是海伦市“1+3+5”特色扶贫产业之一。近年来,海伦市将其作为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路径,引导鼓励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发展特色种植,将“方寸地”变成“增收田”。今年,该市小菜园共种植了鲜食玉米、笨玉米、红小豆、马铃薯、萝卜、油豆角、柿子、黄瓜、倭瓜、毛葱、万寿菊、蒲公英、大蒜等13个品种,种植面积为3.2万亩,参与农户6万多户,各乡镇根据农民种植习惯和市场需求,规划建设了马铃薯、鲜食玉米、蒲公英、杂粮、蔬菜五个小菜园产业带,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海伦市还积极探索农户+小菜园+企业+电商的产加销模式,让优质的富硒农产品插上了电商的翅膀销往全国各地。(张日东马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