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期间怎样引导小学生读书-东北网民生-东北网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民生 >> 教育文化

停课不停学期间怎样引导小学生读书

时间:2020-03-08 13:39 来源:东北网 编辑:吕博

  抗击疫情,防控隔离,居家学习期间,正是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好时机,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和家长应该怎么做?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制定了《黑龙江省延迟开学期间小学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指导建议》就引导小学生如何读书给出了具体建议。

  小学阶段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黄金期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黄金期。就小学生而言,如果把精力全部都投入到课本和作业里,就如同丢了西瓜捡芝麻,若不舍得花更多的时间读书,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就会发现不读书的小学阶段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营养不良”。只有博览群书、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才可以逐渐形成强大的发展潜力,让其受益终生。

  每天持续阅读20——30分钟

  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就是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绝不可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二是阅读量的累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要完成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其中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以五年级的学生为例做个计算,1000000字÷365÷2≈1370(字),就是每天阅读1300多字,若默读速度在每分钟300字左右,那么1370÷300≈4.7(分钟),可见这个学生每天阅读5分钟就能达到要求。即使默读慢一点,每天阅读20—30分钟,持续保持,就可轻松达到或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阅读总量,也就会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防疫居家期间应该读些什么书?

  《黑龙江省延迟开学期间小学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指导建议》中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开展线上绘本阅读活动,比如推荐阅读《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绘本》《写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新型冠状病毒绘本故事》《我们一定会战胜新冠病毒》等绘本。这些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科普绘本通过准确的知识点和生动的插画,向孩子讲述了新冠病毒肺炎的起源、传播途径、发病症状、防护措施等内容,让孩子更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渗透生命教育。有条件的家长最好能够跟孩子一起进行绘本亲子共读。

  不同年级的学生还可以根据统编教科书“快乐读书吧”的栏目,进行课外阅读。一年级读童谣和儿歌,如《新编儿歌365》《最爱中华老童谣》等,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二年级读儿童故事,如《七色花》《愿望的实现》《神笔马良》等,学会通过目录大致了解主要内容。三年级读寓言故事,如《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明白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四年级读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儿童百科全书》等,产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五年级读中国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认识经典的人物形象,走进动人心魄的激烈场面,体会百味人生。六年级阅读外国文学名著,如《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等,跟随着主人公一起经历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和奇遇,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欢乐和艰辛,收获智慧和勇气。

  用什么方法引导阅读才会更好

  教师和家长都要努力让学生轻松的阅读,就是让学生在没有过高要求、没有过重压力的环境下阅读。要让学生尽情享受阅读的美,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低年级的孩子认识的字比较少,对阅读本来就有畏难情绪,如果教师和家长提出太多的阅读要求,便会打击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线上导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如通过同学推荐分享、朗读故事片段、问题猜测等形式导读,激发阅读兴趣。还要关注学生在线下的阅读进程,定期让学生通过班级群展示阅读记录,激励学生持续阅读。阅读一段时间后要进行线上阅读分享交流,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体会阅读带来的内心愉悦与精神丰盈。

  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学有余力、阅读能力强的学生适当地做做读书笔记,如摘抄古诗词名句,优美的雅词佳句,引发思考的名言警句,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词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的精段美文,触动心灵的词句语段等等,摘抄后可以选择喜欢的语段背诵。还可以就其中引发思考的词句、语段、情节等写写读后感。有条件的家庭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进行亲子共读效果会更好!

  一个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长大了,有知识,有技能,还善良,有诗意,语言斯文……同样是长大,那会多么不一样!(郑丹 张敬 杨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