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扶贫一线踏访记】 一个合作社带富一群人 养殖产业扶贫前路光明-东北网民生-东北网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民生 >> 行业动态

【东北网扶贫一线踏访记】 一个合作社带富一群人 养殖产业扶贫前路光明

时间:2018-01-15 16:22 来源:东北网 编辑:王忠岩

  东北网1月15日讯(记者 陈显春)三九严寒,黑龙江迎来了一年最冷的季节。12日上午,在绥化市兰西县奋斗乡团结村东北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大门外两辆生猪运输车上,40头承载贫困户脱贫梦想的东北民猪将被运往屠宰场宰杀。

  陈百宁向记者介绍精心设计的猪肉包装箱。东北网记者陈显春摄

  “这只是一部分,合作社里300多头成猪已经被全部订购,”忙里忙外的东北民猪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陈百宁说,“合作社是脱贫兜底产业项目,共有13户贫困户入股,贫困户每入一股2000元,春节前就可分得1500--2000元的红利。”

  检疫人员到现场为生猪检疫打标。东北网记者陈显春摄

  工作队队员抱着仔猪,向记者介绍东北民猪的优势。东北网记者陈显春摄

  时间回溯,一个月前的陈百宁却没有现在这么轻松自如,一边是贫困户着急等待分红,一边是成猪销售不出去,这急得陈百宁团团转。据了解,该合作社养殖的东北民猪11个月出栏,市场均价每斤40元左右,质好价高,属高端消费品,这就限制了生猪销售渠道。

  太平洋寿险黑龙江分公司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合作社遇到了销售瓶颈后,就向公司汇报请分公司出手解困。工作队队员靳永军说:“公司决定在业务团队中,以激励方案形式,在春节前购买目前存栏的364头东北民猪,还利用公司内部网站彩虹平台等部门多渠道多平台进行销售。截至目前已统计销售猪肉4万斤。”

  自驻村工作队2017年6月入村后,帮助该村进行精准识别,确定符合国家贫困标准的67户147人逐户建档立卡,另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这些贫困户想脱贫出路。而团结村东北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前景和能做大做强的发展空间,成为了工作队确立的产业扶贫主攻方向。

  生猪装车起运。东北网记者陈显春摄

  “省扶贫办下拨的5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全部用于东北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项目上,”驻团结村工作队队长、团结村第一书记刘国贵介绍说,“预计3年收益33万元,今年年底37户贫困户户均获得收益3000元。该项目全面实施后,既可健康持续发展,又能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积累,将成为拉动全村脱贫致富的核心动力源。”

  驻村工作队队员在东北民猪养殖合作社向饲养员了解情况。东北网记者陈显春摄

  记者在东北民猪养殖合作社猪舍里看到,从北京国有专业繁育基地购置的78头杜洛克可繁育纯种母猪、3头种猪已经入栏。陈百宁说:“贫困户入股或者参与分红,风险由合作社承担,通过这种模式引导他们创业的方向,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从而提振士气和信心,目前看脱贫已经没有问题,目标是提前过上小康生活。”

  合作社饲养员为东北民猪准备饲料。东北网记者陈显春摄

  此外,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保险专业优势,将保险扶贫落到实处,发起了“为解贫我能做什么”的行动,在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为团结村的67户147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承保总保额为776万元的团体人身意外保险。据靳永军介绍,该村贫困户毛双全的爱人脚脖摔断,目前正在住院治疗,出院后最高可获得5000元的赔付。

  刘国贵说:“扶贫攻坚任重道远,不单单是脱贫,更重要的是怎样带领全村过上小康生活,这是工作队全体队员继续努力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