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东县突出“准、实、细、严” 打好脱贫攻坚战
作者: 许俊鹏  来源: 东北网 频道主编: 葛金鑫 2016-10-14 16:25:59

东北网10月14日讯 (记者 许俊鹏 葛金鑫)克东是省级贫困县、大兴安岭南麓特困地区片区县,现有扶贫任务村52个,其中贫困村4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335人。该县从县情实际出发,确定了实施“1237”工程,在具体工作中,突出“准、实、细、严”四字,做实做好全县脱贫攻坚。

 

  今年,克东县确定了“实施‘1237’工程,即突出一个主体、扭住二个重点、抓好三大产业、用足七大政策,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思路。“1”,是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脱贫。发挥各类农业主体带动作用,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解放更多劳动力,通过转移务工、合作社打工或在县内企业就业增收,带动17301名约40.8%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是依托种养两大特色产业牵动脱贫。利用现有3个万头牧场、2个千头牧场、14个中小型牧场和百栋温室、千栋大棚等存量资源,以“两牛一猪”为重点,加快发展种养两大特色产业,带动8838名约20.9%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3”,是依托“乳豆水”三大主导产业支撑脱贫。以打造全产业链为目标,抓好产业溢出研究和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益、扩大就业,带动7026名约16.5%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7”,是依托七大政策体系保障脱贫。用好用足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安全住房、民政救助等七个方面35项扶持政策,解决9170名约21.7%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在具体工作中,该县突出“准、实、细、严”四字,做实做好全县脱贫攻坚。“准”即严把政策程序,扎实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对符合条件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补录,做到了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实”即对40个村产业扶贫项目逐一进行把关,重点解决贫困村无产业或产业链条不完整的问题。今年投入扶贫专项资金6000万元,启动了棚室食用菌养殖、中小牧场“奶改肉”、村屯道路硬化、扶贫农机采购等重点项目;整合行业部门资金12382万元,用于贫困村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细”即实行“一联五”结对帮扶,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制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考核办法,组建了以县级党政主管领导为组长,组织、纪检等部门为成员的2个督查组,专门负责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巡回督导检查。同时1:3配备干部,全力配合市委督查组开展工作,力促精准管理。“严”即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工作,集中全县力量向脱贫攻坚聚焦发力。成立了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施挂图作战,高位推动;制定了全县脱贫攻坚总体方案和40个贫困村具体实施方案,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层层传导压力;从落实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入手,县乡之间、乡(镇)村之间全部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了乡镇年度脱贫目标和部门承标任务,出台了财政扶贫资金资产管理办法、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考核办法,全员上手,倒逼机制,全力以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按照2017年提前脱贫摘帽要求,今年,该县计划完成20个村29976人脱贫任务,明年完成20个村12359人脱贫任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