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4日讯(记者许俊鹏葛金鑫)近年来,桦南县以发展贫困村产业项目为牵动,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贫困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为切入点,因地制宜,注重精准,突出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发展前景好的绿色产业项目。不断延伸拉长产业链条,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中受益,实现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和精准脱贫。

桦南八一村贫困户孙广全(右)向村支书钟明(左)请教大榛子栽培技术。.jpg
打好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重头戏”。桦南县根据贫困村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把产业培育与贫困户意愿结合起来,帮助贫困农户选准产业项目,鼓励他们利用自身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业,切实将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实现一户一产业、一村一特色。2016年,全县黑木耳发展到2.5亿袋;香菇发展到1000万棒;坚果林发展到2万亩;浆果林发展到8500亩;紫苏发展到8万亩,覆盖贫困村37个,贫困户7600户。养殖业重点发展生猪、肉牛、肉驴、绒山羊等健康和生态畜牧业产业,2016年,各类畜牧养殖新增生猪10万头、肉牛1.2万头、肉羊3万只、家禽80万只,覆盖贫困村34个,贫困户4700户。
桦南县明义乡扶贫产业元蘑.jpg
龙头活则产业兴,桦南县充分利用国家扶贫优惠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建设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增强产业扶贫的带动作用。采取“N+贫困户”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打造企业、农户、市场之间的产业化链条,提高贫困农民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目标。县正方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孟家岗镇群英村156户食用菌种植户入社,规模达到2000万袋,利润1300万元,实现了整村脱贫目标。贫困村土龙山镇兴中村由村党支部书记管继财带头,205户农出资75万元入股成立了安泽养驴专业合作社,建立股分制产业延伸模式,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利润160万元,人均增收4800元。
桦南县群英村黑木耳喜获丰收.JPG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最大的扶贫,合作组织是扶贫开发的有效载体。目前,桦南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由2010年的365个发展到现在的1316个,带动贫困户2.8万户。县委县政府本着“建成一个项目,形成一个产业,脱贫一批贫困户,带动一批非贫户,安排一批就业”的原则,扶贫开发突出发展产业注重“精准”的新思路,让贫困户脱贫看到了希望,加快了脱贫致富进程。
桦南县物色林下经济扶贫产业灵芝.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