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派出所民警先贴《信》代替罚单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频道主编: 葛金鑫 2016-04-20 19:09:32
 

  东北网4月20日讯(吴凡记者王忠岩葛金鑫)20日,记者从哈尔滨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委员会获悉,随着哈尔滨市各分局及派出所与辖区交警大队对接工作进一步完善,派出所民警已经开始履行规范停车秩序的新职能。

  前期警告为主,粘贴《一封信》代替违停处罚告知单

  据介绍,为了赢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更好的配合各停车示范区车辆停放的日常管理,保障八大停车示范区顺利创建,派出所民警在前期参与停车管理工作取替违停车辆时,将对支路、巷路违停车辆采取粘贴《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来代替违停处罚单。

  《一封信》中在说明整治违停车意义、整治措施,争取市民理解支持工作的同时,还附有问卷调查,并从购车计划、停车难区域、停车难面临问题、停车地点选择等10个问题进行问询,市民填写后可邮寄至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三道街23号,或发送到电子邮箱,hrbtgb@163.com。相关部门将会对这些问卷进行整理、研判,以更好地推行各项停车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改进。

  从严整顿停车阻挠执法暴力抗法将移交司法机关

  据介绍,目前哈市机动车保有辆已达138.6万辆,停车难、停车乱现象日趋严重,消防通道、人行步道、机动车道被违法占用,救火、救护车辆无法通行,行人无路可走等问题已经威胁到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产生活。为此,除派出所参与违停执法外,哈市还将采取街道物业管理小区停车、车辆错时限时停放、电子眼抓拍违停、多部门联合执法等措施,对机动车违法占道、停车场擅自挪用停用、停车泊位擅自占用撤销、非法收取停车费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清理,一律上限处罚,对阻挠执法或暴力抗法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路面停车泊位接近饱和倡导远端停车

  据介绍,随着哈市机动车保有辆的持续上升,其商业区等重点区域的停车供需矛盾比较集中。从2014年初,哈尔滨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开展道路停车泊位规划建设工作,道路停车泊位从2013年的2.8万个增加到5.7万个。目前按照公认的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停车场为辅、道路停车场为补充的80:15:5的合理比例,哈市的5.7万个道路停车泊位已经超出了这一合理比例。为了保障道路通行顺畅、有序,哈市在加快新停车场建设、提高现有停车场利用率的同时,也将把从严治理违停车作为一项重要的停车管理工作内容。同时建议市民在停放车辆时,应根据区域内泊位饱和程度适当选择远端停车、路外停车场停车,或是直接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附:

  《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

  广大市民朋友们: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38.6万辆。您是否发现,身边停车难,停车乱现象越来越严重,驾驶人“乱停乱放”习以为常。消防通道、人行步道,机动车道被违法占用,救火、救护车辆无法通行,行人无路可走,校园周边多排停车,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已威胁到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产生活,急待解决,刻不容缓。

  为此,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将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政府工程来抓。年初,我市又成立“停管委”专门研究缓解我市停车管理问题。市政府决定,从4月6日起,在全是创建“八个停车管理示范区域”,通过规划泊位完善设施、整治违停、规范经营等措施,逐步营造“停车入位、方向一致、守时停离、外观整齐”靓号停车氛围,方便百姓出行。

  从即日起,将采取“派出所参与违停执法、街道物业管理小区停车、车辆错时限时停放、电子眼抓拍违停、多部门联合执法”等措施,对机动车违法占道、停车场擅自挪用停用、停车泊位擅自占用撤销、非法收取停车费等违法行为进行全面清理,一律上限处罚,对阻挠执法或者暴力抗法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在此,倡议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参与监督,共同打造文明有序的停车环境。

  真诚希望每一位政府机关企业单位人员,带头“守法停车、文明停车、规范停车”,管好自己,教育家人,劝导朋友,提醒同事,,给广大群众梳理规范停车好榜样!

  真诚希望每一位私营企业公司及个体商户人员,在抓经营效益的同事,坚决抓好文明停车问题,既关乎企业形象,更关系城市形象,也是您的社会和法律责任。真诚希望每一位市民要从我做起,依法停车不违停,规范停车不乱停,守时停车不超限,服从管理不阻挠。做到停车管理人人有责,对违法停车行为敢于说”不“,积极举报。

  市民朋友,让我们共同关注停车、规范停车,维护停车秩序,共创文明冰城!

  此外,文明还在信的背面附上了一份关于我市停车方面的调查问卷,请广大市民朋友用户踊跃参加。

哈尔滨机动车停车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六年四月七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