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哈市34万人祭扫 文明祭祀增多
东北网4月4日讯(记者 孙英鑫)记者从哈尔滨市殡葬管理部门了解到,清明节假期三天,哈市各殡仪馆和公墓共接待清明祭扫34万多人次,车辆75330台次,与去年同比,祭扫人数增多6400余人次。据殡葬管理部门统计,在哈市7个主要祭扫场所,今年由于市民多采用文明环保祭祀方式,使得垃圾量减少四成多。
今年是我国将清明节纳入法定节假日的第9个年头,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是祭祀扫墓、缅怀先人、悼念逝者、慎终追远的日子。这个清明节,哈尔滨市民通过更多、更新颖、更文明、更时尚的方式祭奠逝者、悼念故人。摆上一束鲜花、点首亲人生前喜爱的歌曲、写下一篇思念的祭文、慢慢擦拭逝去亲人墓碑……清明小长假三天,记者走访多家殡仪馆和公墓时发现,大多数市民用鲜花、音乐、祭思卡等绿色简约文明的祭扫方式取代了焚烧纸钱的旧习,各大墓园里安静肃穆、秩序井然。通往墓园的道路也较为通畅,没有出现长时间的拥堵。
哈尔滨市殡葬管理部门相关人员表示,连续两周来,主动错时错峰祭扫的市民越来越多,鲜花、音乐、祭思卡、黄丝带、微信等文明祭扫方式成为主流,市民祭扫更趋于理性。皇山公墓推出的风铃祭祀和在中央大街举行的清明诗会为这个清明节增添不少亮点,市民文明祭祀比例进一步增大,焚烧冥纸现象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