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与种了三十年的
果树告别
当大家都在为提前搬迁忙碌时,王大哥却在一棵果树下发起了呆。这棵结满了“山里红”的果树已经在院里经历了三十载春秋,当初种树时,王大哥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而今,几缕白发已悄然爬上他的双鬓。即将搬迁,王大哥一家很开心,但他舍不得自己种了这么多年的果树。
“都来我家摘点儿果子吧,纯天然的,以后可就吃不到了。”这几天,王大哥总是热情地招呼着邻居们来家里摘果子。他说,自己不仅舍不得这棵树,也舍不得那么多老邻居,大家在一起住了这么久,感情甚至比亲人还深厚。但王大哥也明白,大家终归该有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所以他支持搬迁。
欣喜———回娘家再不用走泥泞路
高笑兰从小在新一地区长大,“我家住的平房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上厕所都得到公共厕所排队,冬天没有暖气,得靠生火取暖,因为没有排水,一到下雨全家人就不敢出门,甚至都不敢睡觉,必须弄些沙袋垒在大门口防水,可家里还是经常大水漫灌。”每逢这样的时候,高笑兰就特别希望能离开这里。长大出嫁后,高笑兰如愿离开了这个地方,可每次丈夫姜海洋骑着摩托车载她回来看父母的路上,都要经过一段泥泞的小路,车轮经过溅起的泥点子总是让她蹙起眉头。
听说新一地区要搬迁了,还在“坐月子”的高笑兰兴奋地赶回来。“等了这么多年,总算等到了棚户区搬迁。以后,我的父母也能住上水、电、暖齐备的敞亮楼房,我们带孩子去看他们也不用走那么泥泞的路了。”
憧憬———内涝棚户区的华丽蜕变
家住北港路的孙大娘在新一地区住了30多年,至今仍蜗居在十几平方米的平房里,狭小的院落、低矮的房屋,即便是在白天,屋子里也没什么光亮,房顶一直漏雨。老人说,她早就不想在这儿住了,环境和条件太差了。“我也想住一住有暖气、有淋浴的楼房。”老人激动地说。
生活在棚户区的老居民们和孙大娘一样,憧憬着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