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30日讯 据黑龙江晨报消息:29日3时25分,在哈市道里区建国公园遛弯的于老汉在一处圆凳上发现一名男婴,他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民警赶到后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将男婴送到哈市儿童医院。据医生介绍,男婴2.915公斤,脐带还没剪断,男婴可能刚出生四五天左右,有轻微黄疸。【详情】
被遗弃在哈市建国公园的男婴。

男婴身旁留下的字条。
在甲骨文中,“弃”的字形上部是一个倒立的小孩,中间是古人用的簸箕,下部是两只手,字面意思是,用两只手端着簸箕,将小孩倒出去,所以,在中国,那些不被家人接受而被扔掉的小孩子就叫做弃婴……弃婴现象是人性的悲哀,更是社会的伤痕。今天,小编带你走近这沉重的话题。
弃婴行为为何频发?
弃婴来源一般有四个:非婚生子;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想要男孩,结果出生后发现是女孩;既是女婴又属超生范畴而遗弃的婴儿;出生后发现婴儿残疾。
天生残疾:自强制婚检取消后,婚检在各地普遍遇冷,“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第一道关口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新生儿先天畸形人数出现增加趋势。
非婚生子:导致弃婴问题愈演愈烈的另一大因素,是性开放的潮流中性教育的薄弱和缺席,城市流动人群和青少年正成为非婚生育乃至弃婴问题的两大高发群体。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例的人工流产,青少年占到1/4。目前,云南、辽宁等地相继成立了“少女意外怀孕救助中心”,据介绍,咨询者以学生最多,其次是外来务工的女青年。人口专家表示,对少女未婚先孕实施援助,其人性关怀和进步意义是明显的。但治本之策,还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性教育,从根本上减少“少女妈妈”。
重男轻女思想:弃婴现象频发另一原因在于国人“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而现行计生政策只允许“生一个”,两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是男孩生下来,是女孩不要”,受市场需求和高额利润空间的驱使,目前利用B超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现象在基层屡禁不止,查处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