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肉"爬上冰城餐桌 专家教你鉴别"瘦肉精"猪肉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综合 频道主编: 彭佳丽 2015-07-30 14:00:50

  “瘦肉精”为何又上餐桌?

  【原因一】兽药行业乱象较多

  此次,不合格样品所涉及的标称生产经营单位、产品和不合格指标为:哈尔滨市大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猪里脊肉和北京森顺恒发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森顺恒发前臀尖检出禁用兽药沙丁胺醇(瘦肉精);许昌鑫汇肉类联合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带皮腿肉、雏鹰农牧集团郑州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猪肉检出禁用兽药氯霉素等。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存在几种可能:一种是猪生病后使用含氯霉素的药物,未按照要求做好猪出栏前的停药期;一种是在饲料中违法添加了氯霉素。如果检测出猪肉中含有氯霉素只是个例的话,前一种可能性大。“现在猪病比较多,兽药的行业很乱,很多药品里面有效成分不够,一般的养殖户会加大剂量使用,甚至是好几倍的量在使用,过量使用就会产生残留,还有就是停药期不够。”冯永辉说。【详细

  【原因二】存在人用药被滥用

  据了解,氯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是抗菌素中副作用最大的药物。由于氯霉素对血液系统的毒性较大,存在抑制造血功能的毒副作用。因此,我国禁止在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规定在所有食品动物可食性组织中最高残留限量 (MRL)为零。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猪、鸡等出现生病的现象时,对其使用的兽药中可能会含有一定剂量的氯霉素,而药物生产和使用这两部分是监管的薄弱环节。

  在兽药的使用环节监管难度更大,冯永辉进一步介绍,猪肉中检测出氯霉素是典型的问题,可能是使用了人用药物,人用药物中氯霉素的含量一般比较高,导致动物无法代谢完全。【详细

  【积极应对】“瘦肉精”又上餐桌两部委连发四文严查禁药滥用

  7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关于11批次畜禽肉不合格的通告》中,出现了沙丁胺醇(俗称“瘦肉精”)、氯霉素、兽药呋喃唑酮等禁用兽药的身影。此次不合格产品的抽检时间段为5~6月,涉及的企业分布在北京、黑龙江、福建和河南等地。

  针对当前兽用抗菌药滥用及非法兽药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从7月21日至今,农业部和食药监总局已联合或分别发布了,《强化畜禽屠宰检验检疫和畜禽产品监管》、《全国兽药(抗菌药)综合治理五年行动方案(2015~2019年)》以及《进一步加强奶牛养殖及生鲜乳收购环节兽药监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