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3岁男孩遭幼儿园虐打 老师为何变“魔鬼”?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综合
频道主编:
彭佳丽
2015-07-23 13:45:55
困扰:学前教育三大短板
这些“失德”教师如何走上工作岗位?民办幼儿园监管为何屡遭诟病?对“虐童”幼师的处罚为何起不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学前教育“奇货可居”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整体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且失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公办幼儿园数量少,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民众需求,( 【聚焦】为让孩子上公办园 哈尔滨家长拼了 )无法进入公办园的家庭只能选择民办幼儿园,甚至“黑幼儿园”。
储朝晖说,民办幼儿园经费来源有限,生源也多来自低收入家庭,孩子数量往往超出教育部规定班额人数的两到三倍,无形中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给教师工作带来压力,加上福利待遇偏低,师资流失率高,一些教师便会将情绪化的态度带入工作中。
幼师素质参差不齐
前几年各地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入园率不断提升,但幼师的培养周期跟不上新改扩建幼儿园的速度,就会降低教师的准入门槛,导致幼师学历普遍偏低,甚至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要想在2020年实现学前教育普及,还缺少上百万的幼教师资。
一位长期从事幼教工作的老师黄艳告诉记者,现在幼师群体中,80后、90后是主力,他们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缺少与孩子相处的经验。“老师普遍认为幼师就是吃青春饭的行当,甚至只把这项工作看作保姆,做几年就走,再加上编制少、经费不足、待遇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流失率非常高。”黄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