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部分洗车行洗车最高要价100元 建议错时消费
作者: 来源: 大庆网 频道主编: 彭佳丽 2015-02-28 15:29:34

  东北网2月28日讯 “这个春节前后,冤枉钱着实没少花!”2月27日,市民刘先生谈起春节前后的花销,一肚子埋怨。春节前后,大庆很多服务行业悄然提价,这已成为了潜规则,尤为明显的是理发、洗车、家政等服务行业,办一样的事,现在可能要多花两三倍的钱,市民对遭遇“节日性涨价”感到很无奈。

  洗车价格翻番

  市民赵先生对于春节期间高昂的洗车费颇有怨言,他说:“我是春节前两天去洗的车,平时25元,那天要了我50元,一下子多了一倍。而且我在那家洗车店看到一张纸上写着‘有卡二次,小车50元,吉普车60元’的内容,工作人员说这都是刚调的价格,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如此,正月十五过后价格就会降下来。”

  家住万宝二区的王先生说,大年三十当天,他要赶回五常老家陪父母过年,出发前发现车太脏,就找了一家洗车场洗车,进了洗车场才知道,原本洗一次车只要25元,当天居然要70元。当王先生把遭遇发到朋友圈后,引来朋友一片吐槽。有位朋友说,在个别洗车场,大年三十当天洗车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00元。

  对于洗车店春节期间涨价,已经被视为一种“行规”,不少市民见怪不怪,选择无奈地接受。

  理发也遭遇涨价

  新年新气象,不少市民选择春节前到理发店理发。

  市民赵女士经常在一家理发店剪头发,春节前,她习惯性地来到这家店,店员告诉她,临近春节了,店里涨价了。“平时女士剪一次头20元,现在一下涨到了40元。”尽管对此价格不满意,赵女士仍然在这家店理了发。

  由于对过高的价格不满,赵女士事后和自己的姐妹谈起此事,又咨询了几家理发店,发现春节前理发涨价的现象很普遍。

  市民李先生一直在小区附近一家小理发店理发,由于是老顾客,他理发每次都只收10元钱,可春节前他去理发,老板告诉他,过年了,店里涨价,理发15元了。尽管这家店价格涨得不多,李先生仍然觉得心里不痛快。

  家政也搭“涨价车”

  家住香榭丽小区的刘先生是一名油田职工,从去年开始在海拉尔工作,春节前休假,回来和家人一起过年。由于自己平时在外地工作,对家里少有照顾,妻子也有工作,为了使妻子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他决定找家政服务人员来对家里进行大扫除。

  可当刘先生找到几家家政公司咨询时获悉,平时200元钱就能搞定的活儿,现在开价就400元,而且还得排日期。他询问理由,对方的答复是,大多数来大庆打工的家政人员回家过年了,留下来的人少了,价格自然就涨了。

  人手少成涨价理由

  一家洗车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在让胡路区和萨尔图区分别开了一家洗车店,两个店有12名员工,快到春节了大家都回家过年,只剩下5个人,为了留他们干活,他每天给工人们发双倍工资,而且还有额外提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服务行业春节涨价最直接的原因是用工荒。

  临近春节,外地工人纷纷回家,留下来的都是为了多挣钱,如果不加钱,就会跳槽,上涨的人工费自然由消费者买单。

  “整体来说,现在洗车行业不好干,利润低,人员工资高,现在工资低于每月2000元很难招到人,其实钱都让工人赚了,店老板赚不到多少钱,春节前经营就为图个红火。”一家洗车店的老板说,此外,春节期间市场需求增加,也让服务价格水涨船高。

  店家应明码标价

  消费者消费前也要问价

  针对理发、洗车等服务行业春节期间的涨价行为,市物价局工作人员介绍说,洗车、美容美发等行业的价格不列入政府定价范围内,政府只能起监督作用,其属于市场调价行为,只要商家做到明码标价,消费者可自愿选择。

  “如果商家没有提前告知消费者,而是在消费者享受服务后再告知涨价,就是不允许的,遇到类似情况,消费者可到相关部门投诉。”对方还提醒说,春节前后消费者自己也要留心,如果商家对价格没有主动公示或公示不到位,消费者可先问清楚价格再决定是否消费,以免引起消费纠纷。

  根据往年的经验,理发、洗车等行业价格上涨一般从过年前的腊月二十持续到元宵节,为了应对春节服务业涨价,错时消费避免“被宰”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