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 哈尔滨“1•2”火灾再传受灾户获高额理赔谣言-1•2”火灾-东北网报料
哈尔滨“1•2”火灾再传受灾户获高额理赔谣言
作者: 张广义 吴萌 栾微 印蕾 来源: 东北网 频道主编: 彭佳丽 2015-01-13 14:58:55

  东北网1月13日讯(记者张广义 吴萌 栾微 印蕾) 近日,一则关于哈尔滨“1•2”火灾“两位受灾户均被赔付140万元现金”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大量被转发。记者采访到相关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证实该消息为谣言。

  微信朋友圈中的消息称,“两位客户在平安保险集团投保了家财宝,‘1•2’大火两家均赔付了140万元的现金!保费每年365元,咨询电话1335188****,联系人张**”。

  微信朋友圈截图。

  对此,东北网网记者采访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对消息中提到的两位保险客户,以及是否已经获得理赔等内容向保险公司进行求证。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家庭财产险理赔部经理王金亮告诉记者,目前确实已有3户受灾业主报险,但由于事故现场一致处于封锁状态,无法完成察勘,因此并没有对保险业主进行理赔。信息中提到的“赔付140万元”是理赔上限,并不是理赔金额,具体理赔金额还需等待权威部门出具定损报告后确定。

  而对于信息中出现的联系人,平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并无此人。记者又拨打了信息中提到的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微信朋友圈截图。

  此前,关于“1•2”火灾的谣言还包括,“消防官兵在哈尔滨医大一院抢救,急需RH阴性血”和“牺牲消防战士抚恤金只有2万元”,这两则谣言后已被证实为谣言。

  为何这些谣言会在微信朋友圈中大量转发,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认为,由于微信圈里都是亲戚朋友等熟人关系构建而成的小众私密的圈子,所以圈子间的可信度较高。传谣者有的是出于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和谣言内容本身带有“助人”性质的紧急信息,来不及核对真实性,出于助人心理转发。还有些不法分子则以微信谣言为载体,制造恐慌,最终用“吸费电话”、“诈骗汇款”等手法诈骗。

  曲文勇建议,转发求助信息时要注意甄别,一方面看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另一方面看发送方是否经过身份认证,如发现情况可疑,可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使网络谣言失去生存空间。

  黑龙江高盛律师集团事务所主任律师马雷则表示,无论在微信圈里造谣还是传谣都是违法行为。

相关新闻